近几天,随着各地高考成绩出炉,填报志愿提上日程,1078万考生及其家长,又将面临另一个考验。同学们,家长们,你们知道吗?俗话说,七分考,三分报,高考志愿填报的学问可多着呢。下面的攻略和误区警示希望能帮到您!
志愿填报攻略
志愿填报
1
首次实施新高考省份志愿填报难度大
今年,福建、湖北、江苏、广东、湖南、河北、辽宁、重庆八个省份首次实施新高考。
与传统高考相比,新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有什么不一样?
日前,光明日报记者采访了华中师范大学测量与评价中心主任胡向东,胡主任提醒今年是八省市新高考的第一年,报考难度更大,考生和家长要“慎之又慎”,“与传统高考模式相比,新高考落地后,对成绩、排位等分析和处理具有不同特点,过去一些有效的方法可能就不实用了。”
“不可直接套用传统高考模式的录取分数线。”胡向东分析,八省市新高考再选科目实行赋分制,高考分数的分布会不同以往,高校录取又以院校专业组(或专业组)为单位,“录取线会也会发生变化,直接套用会产生定位不准”。
志愿填报
2
填报志愿第一步要做到“知分、知线、知位”
传统高考省份考生填报志愿的第一步,就是要做到“知分、知线、知位”。
陕西师范大学招生办主任辛向仁表示,填报志愿的第一步,就是要做到“知分、知线、知位”。“知分知线”,即考生要知道自己的分数及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;而“位”指的是考生高考总分在全省同科类考生排位中的对应位置,即“一分一段表”上的位次。
志愿填报
3
填报志愿前要查清楚学校信息
1.必须了解校史
到大学的网站去查看资料时,一定要看学校的简介,尤其是这个学校的历史。
了解学校的曾用名,也可以加深对这个学校的了解。
2.从院士和硕士博士点看专业
院士数量的多少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反映学校的实力,尤其是以自然科学学科(理工农医)为主的学校。
当你搜索到某一所高校有院士的时候,可以关注一下这位院士的研究领域,进而推出这所学校比较侧重的专业。
从博士点和硕士点的数量和学位授予的专业上,也可以看出这所学校侧重的优势专业。
3.那些名字颇有特点的学校
还有一种大学,通过名字就能知道它最好的专业是什么。
某某政法大学、某某电力大学、某某铁道大学等都属于这样的学校。通过这些名字,能很容易知道该学校最好的专业是什么。那么这样的学校除了最好的专业,其他专业是否值得报考呢?
肯定值得报考,尤其是与大学名字里包含的专业相关的专业,所以,对于这种名字有特点的学校,考生和家长也可以重点关注。
志愿填报
4
高考志愿填报 专业、学校和地域,要科学取舍
一是专业优先原则
此原则最适合以下两类考生。
专业特长明显的考生
例如,就是喜欢数学、或物理、或外语……等等。那么报志愿时就要从这些学科相关的专业出发,在分数有可能达到的范围内,进行排列组合。
如:专业——学校——地域——职业,再根据其他方面的个人喜好,进行优选,最后,按照志愿表的要求,排列出学校的顺序和专业的顺序即可。
高考分数较低的考生
如果考生的分数只是能考取一般应用型大学,特别是民办学院或者高职专科,那么专业就比什么都重要了。
第一,一定要选择自己喜欢的;第二,选择技能性强的,最好不选择没有门槛的专业。也就是说,当毕业后求职找工作时,靠的就是这专业的一技之长了。
二是学校优先原则
成绩优秀的考生
如果成绩优秀,能上名牌大学的话,那么报志愿时可考虑遵循学校优先原则。
因为,本科非常重要,因此需要倍加重视。
成绩中上,各科均衡的考生
这样的考生,什么学科成绩都不突出,没有最强的,也没有最差的。往往什么专业都可以,那就可以考虑把学校放在首位。
三是地域优先原则
如果在专业、学校等方面都没有特殊要求,那就地域优先吧。
在哪里上大学真的很重要!无论是文化底蕴,经济活力、政治视野、同学人脉、还是就业机会,大学四年绝对会影响你的一生。
志愿填报
5
关键人物的指导意见须重视
中国教育报近日刊发文章《填报志愿求人不如求己》,对高考志愿填报给出了专业建议,作者在文中提到,高考志愿填报虽为一项技术活,但其门槛并非高不可攀,把准关键最重要。
关键人物的指导意见是核心。关键人物是能够对考生学业水平、高校录取政策等关键信息全面掌握并具有实际指导经验的个体,如班主任、高校招生办公室老师等。他们不仅熟知录取情况,而且具有成功的志愿填报经验,能为考生提供真正有益的指导。
志愿填报误区
2021高考
高考志愿填报 填报志愿要注意这9个常见误区
high school
1
选择专业不考虑孩子兴趣和性格
解答:如果父母违背考生的个人兴趣,让孩子选择不喜欢的专业,如何要求他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深造?选择符合考生特性的专业,扬长避短,才能促进其学有所成。
high school
2
填志愿是家长的事,孩子只负责学习就行
解答:考入什么学校,上什么专业,将来从事什么工作,都是孩子自己的事情。在填志愿的过程中,父母是参谋,应该把决定权还给孩子。
high school
3
只看名校
解答:这种填志愿方式欠缺考虑,风险较大。“名牌”大学并非所有专业都是优势专业,普通高校一些专业也有特色,具有很强的实力。
high school
4
不仔细看招生章程
解答:招生章程具有很强的规范作用,既是对高校的一种约束,也是考生了解招生政策的主要途径,是填报志愿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。
high school
5
全部填热门专业
解答:盲目挤热门专业对长远发展不利。首先,热门专业分数高,竞争激烈,如果成绩不太突出容易落榜。其次,热门专业人才济济,考生在以后的就业选择中很难占得优势。
high school
6
只凭学校(或专业)名称来选择
解答:有些专业虽然名称相同,但存在一定的差异。看专业时一定要了解其内涵,如该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什么,有无硕士、博士点,在国内同类专业中居于什么位置,就业前景如何等。
high school
7
认为服从专业调剂会吃亏
解答:要统筹考虑。服从调剂可增加被录取的机会,但也要做好被不喜欢的专业录取的思想准备。如果不服从专业调剂,则会失去进入该学校的机会。
high school
8
平行志愿没有风险
解答:“投档后又被退档”是最大的风险。被退档的理由有:高考分数在所有被投档到该学校考生中偏低;填报专业志愿太高,且不服从专业调剂。
high school
9
照搬往年录取分数来报志愿
解答:高校录取分数线存在波动,也可能有“大小年”现象,即一年高,一年低。要多分析几年的录取情况,还可关注分数线与批次线的差值、分数线对应的考生“位次”等。
总体而言,填报志愿是对学生和家长的心理及思维判断的又一考验,不可小视,祝各位同学都能顺利录上自己心仪的大学!